医用电气类电池需测试GB28164标准时,便携的范围以及替换方案

2023-11-01 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中心 QQ咨询
医用电气类电池需测试GB28164标准时,便携的范围以及替换方案,锂蓄电池应符合GB/T 28164的要求,GB9706.1-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医用电气类电池,测试GB28164标准时,“便携”的范围,以及替换方案

解答:我公司拥有锂电池或电池组GB/T28164-2011测试能力,拥有CNAS和国家级CMA资质,报告认可度高,适用于携带医用锂电池/电池组的医用设备注册使用,可直接用于医疗器械设备的注册使用,欢迎来电咨询!

GB9706.1-2020 《医用电气设备 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第15.4.3.4章节,规定了电气设备中,涉及“锂蓄电池”的内容——“……锂蓄电池应符合GB/T 28164的要求。”

这个条款,规定了医用电气设备中,电池需要达到的质量要求。

那么GB/T 28164标准,之前我们介绍过,它的名称中,包含了标准定义的范围——“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 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合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

划重点,“便携式电池组”,在标准的“定义”中,是这样的:用于方便手持的装置或者设备中的电池组。

从我们检测角度来看,对于这个定义,不大满意。

因为其中,有一个是可以很泛化解释的修辞——用于方便手持的装置或者设备。

方便手持,多少公斤,能算在这个范围内呢?

5kg,12kg,还是20kg,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差别可能还很大。

GB/T 28164标准中,没有给到明确定义;它的溯源标准-IEC62133-2002中,关于portable(可携带式)也是形容词说明,形容词的问题,在于会产生模糊区间。

那么,我们实验室,在实际操作中,会采取哪个标准呢?

答案是:18kg。

这个重量的判定,其实来自于另外一个电池近似标准——GB 31241《便携式电子产品用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

这个标准的名称中,头三个字,就提到了,我们一直想要明确范围的形容词“便携式”。

标准名词解释中,还清楚定义了“便携式电子产品”标准:不超过18kg的、预定的、可由使用人员经常携带的移动式电子产品。

因为同样属于国标GB体系,规范的也是类似的产品(电池),所以这个18kg的范围,目前被实验室普通认同,成为判断惯例。


那么实际操作中,大型医用电气产品,有时候会配备更大规格的电池组,重量超过18kg,这种情况下,应该如何应对处理?

我们总结,有2种方式。

一、切换测试标准。

推荐采用GB40165 《固定式电子设备用锂离子电池合电池组 安全技术规范》,这个是针对更“大型”“固定”式电子设备中的电池产品。

唯一的问题,GB40165标准,不是医用电气GB9706.1标准,指定的电池参考标准,如果产品,需要涉及到注册检时,有可能会被拒绝。这一单请在做检测决定前,先做好预估。


二、转变电池组成方式。

简单地说,就是“化大为小”,将大规格&大重量的大电池产品,拆分成几个小电池组,进行串并联供电。拆分后小电池(低于18kg),能符合GB 28164标准定义的范围,不管进行委托测试,还是进行认证,都是很合理合适的。



国家标准《含碱性或其它非酸性电解质的蓄电池和蓄电池组便携式密封蓄电池和蓄电池组的安全性要求》 由TC77(全国碱性蓄电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GB/T 28164-2011对应国际标准为IEC62133-2002。


GB/T28164-2011标准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预期的使用和可合理遇见的误使用条件下,含碱性或其他非酸性电解质。便携式密封废电池和蓄电池组(不含扣式电池)的安全操作的要求和实验。


实验所使用的单体电池和电池组的制造期限不应超过三个月,除非有特殊规定,实验应在20°C±5°C的环境温度下进行。


GB/T28164-2011的测试项目共有11个,具体如下:

4.2.1.连续低倍率充电

4.2.2振动

4.2.3模制壳体承受高温的能力

4.2.4温度循环

4.3.1一个单体电池的错误安装(适用镍系)

4.3.2外部短路

4.3.3自由跌落

4.3.4机械冲击

4.3.5热滥用

4.3.6电池挤压

4.3.7低气压

4.3.8镍系列蓄电池过充

4.3.9锂系列蓄电池过充

4.3.10强制放电

4.3.11蓄电池防高充电率充电保护(锂系列电池适用)


标签要求部分,锂系电池的要求和IEC61960要求相同,具体如下:

每个电池或电池应带有清晰和持久的标记,提供以下信息:

1. 电芯或电池的命名(如电池命名)

2.二次(可充电)锂或锂离子;

3.电池或电芯名称;

4.极性;

5.生产日期(可以用代码表示);

6.制造商或供应商的名称或标识。



机构名称: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中心(报告单位拥有CNAS资质,国家级CMA资质,审评中心认可报告)

联系方式:何工 130-4935-4532 (点击拨打电话),QQ:527687553

关于我们:我们是一家综合性的医疗器械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医疗设备的检测、信息咨询、注册代理等。优势项目:电磁兼容EMC检测,YY9706.102-2021检测,安全安规检测,GB9706.1-2020检测,软件安全测试GB/T25000.51-2016检测,性能及各种专用标准检测,环境试验 GB/T14710-2009等,各省审评中心认可检测报告,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检验报告(加盖国家级CMA资质章,审评中心认可),保障医疗产品全生命周期服务,欢迎来电咨询……

医疗产品注册检测中心

上一页:澳大利亚纽扣/币形电池标准内容解析

下一页:重庆哪里有药监局认可的第三方的医疗器械检测机构 国家级CMA资质